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天使讓你讀了還想再讀

網友評鑑4顆星,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 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天使

博客來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分類網友最愛書籍


想了解更多[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天使]的介紹請點擊左邊圖片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劉一峰,法國人,玉里天主堂神父,72歲的他,每天依舊開著小貨車,穿梭在花蓮玉里的鄉間小道,揮汗搬運著回收資源,只為了籌錢安置智障與身障的人們;

  羅慧夫,美國人,1959年以醫療宣教士身分落腳台灣,創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幫助無數唇顎裂患者;

  吳若石,瑞士人,1970年來台,後掀起腳底按摩旋風,迄今仍服務於台東長濱天主堂,自稱是「西方出生的台東人」;

  丁松筠、丁松青,美國人,分別於1967、1969年來台,天主教神父,兄弟倆戲稱自己是「在美國生產,台灣加工製造」;兩人深入塵世,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貼近人群;

  彭蒙惠,美國人,1951年來台,後創辦「空中英語教室」,以雜誌、廣播、電視與數位出版形式幫助無數需要學習英語的人;

  倪安寧,美國人,1978年來台,後嫁為台灣媳婦,成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幫助許多聽損兒走出寂靜,是他們口中的「天使媽媽」;

  施照子,日本人,於1934年因仰慕施乾投入乞丐撲滅而遠嫁台灣,從愛愛寮到愛愛院,將一生全都奉獻給社會最底層的乞丐與孤苦老人;

  嚴沛瀅,越南人,20歲嫁來台灣,之後創辦「台灣新移民文化交流協會」,運用嫻熟的中、越語專長,協助自己的同胞與更多新住民走出困境;

  羅斌,荷蘭人,1993年定居台灣,後擔任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台原偶戲團團長。讓台灣偶戲立穩根基,並以嶄新面貌向全世界發聲;

  郭文泰,美國人,1997年來台,後成立河床劇團,取材自台灣生活經驗的「米」系列作品《爆米香》在2007年獲選法國亞維儂off 戲劇節的作品之一,促成台灣與法國劇場界合作。

  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國,卻不約而同在台灣土地上生活、扎根,無怨無悔地付出。
  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的不是老去的痕跡,而是一張張動人的臉譜。
  他們以自己的故事,豐富了「愛台灣」的意義!
 

...繼續閱讀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天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manities04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