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推薦-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網友評鑑4.5顆星,點擊圖片 即可前往購買 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博客來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分類網友推薦


你想了解更多有關[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的相關資料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郭雨新的一生,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有其崇高地位。

  精神上──

  他親切平民的風格、堅定不移的立場、潔身自愛的人格,以及珍惜民命的性格,鼓舞一代又一代台灣人,為這塊土地而奮鬥不懈。

  在實際影響上──

  就宜蘭而言,他開創了宜蘭民主運動的傳統。其後宜蘭民主運動承續郭雨新、林義雄這個脈絡而日益成長、茁壯,宜蘭因而成為民主的聖地,宜蘭價值、宜蘭人的光榮感由此建立。

  以全台灣島的角度來看,郭雨新是1960至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黯淡期的領袖。當時沒有組織支撐,全島的人脈主要靠郭雨新維繫。他不僅肩負全島民主運動的運作,且不斷介紹新人加入團隊,為1970年代以後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從海外台灣人運動而論,1977年郭雨新流亡美國,藉由郭雨新在島內民主運動的聲望與王能祥在美國長年打下的基礎相互結合,郭雨新迅速在海外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他傳播島內訊息啟蒙海外台人,並且積極遊說國會保障台灣安全。

  正所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他作為「台灣民主之父」,其精神卻仍不斷如慈父一般在撫育初生的嬰兒──「台灣民主」長大成人。

作者簡介

策劃∕王能祥

  1933年出生於台灣高雄一個基督教家庭。小學讀到三年級時突然被退學。三年後(1946年)以同等學歷考取高雄商業學校,翌年發生228事件,他參與其中,並深深影響他的一生。台大政治系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堪薩斯州立大學政治研究所,以及德州大學奧斯汀本校會計研究所碩士學位。從大學到赴美進修(1965年),乃至到華府(1972年),他都將台灣前途視為人生的第一順位。1977年到1985年擔任郭雨新先生首席助理,一生致力從事台灣民主運動。其成就包括召開三次國會聽證會,協助台灣與柯林頓總統建立溝通管道等。王先生因從事台灣民主運動,導致第一段美滿家庭離散。1980年再婚,並自1984年起迄今,於華府開設會計師事務所。膝下育有二子一女。著有《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王能祥、張文隆合著,遠景出版公司,2012年出版)。

編著∕張文隆

  1968年生於宜蘭。自幼即受同鄉前輩郭雨新先生影響,高中時期開始從事學生運動,1993年擔任師大校務會議研究生代表,1994年完成不見容於主流學界的碩士論文〈郭雨新與戰後台灣黨外民主運動〉,從此自絕於學院之外。海軍服役期間,再完成《台灣人教師的時代經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出版)。1997年起,於三重、蘆洲地區的三民高中,透過反思歷史、針砭時弊,啟蒙眾多青年學子。另一方面堅定從事文化重建工作,保留可貴心靈資產。代表著作為《郭雨新先生行誼訪談錄》(張文隆、陳儀深、許文堂合著,國史館,2008年出版)、《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王能祥、張文隆合著,遠景出版公司,2012年出版)。

...繼續閱讀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02日止

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manities04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